Division of Humanities - 再論格物致知與誠意的關係

10:30am - 12:00pm
3365室 (13-15號升降機), , 學術大樓

Supporting the below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支持以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支持以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摘要:

多年前寫過關於王陽明質疑朱子的格物論何以能夠誠意的問題之論文(〈論朱子所說的「誠意」與「致知」關係的問題〉),通過對於道德之理的本知而進一步求真知,來論證格致可以達到誠意的效果;但該文是從對道德之理的致知來說,而程朱格物致知論的工夫,許多是用在存在物處的,即希望從物之存在處,了解存在物之善與存在之理之為善。通過這一格物而明善的工夫,希望達到成德的結果。這是否是以空泛的存在之理來規定道德之理呢?或以康德所謂的「以存有論的圓滿來規定善」,如牟宗三先生對於程朱格物論的批評?但假如對於從存在物或存在界來理解存在之理之為善,是否也可以用「從常知到真知」來理解呢?即以對於存在之理之為善的本知,作為出發點或根據;如果可以這樣說,則這一途徑的格物致知的工夫論,就不一定是以空洞的存有論之理來規定道德之理。由於有對存在之理之為善的本知作根據,則這一方向的成德工夫,就有成德的真實可能性。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闡明程朱在事事物物上言格物致知的涵義,及其對成德之教的作用。

講者:

楊祖漢教授,現任台灣東吳大學哲學系劉光義中國哲學講座教授。楊教授2022年自台灣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退休;退休前,二十多年間,曾先後擔任該校中國文學系系主任(2006-08、2010-13)及文學院院長(2013-16)之職,現為該校之榮譽教授。學術專長在先秦哲學、宋元明清哲學、民國學術思想,及東亞儒學;著述甚豐,代表作有《儒家的心學傳統》、《當代儒學思辨錄》、《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續編》,與《楊祖漢新儒學論文精選集》(即將出版) 多種。

Event Format
Recommended For
UG students
PG students
Alumni
Faculty and staff
HKUST Family
Organizer
Division of Humanities
Contact
Post an event
Campus organizations are invited to add their events to the calen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