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鞍華導演電影回顧
Supporting the below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支持以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支持以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Chinese content only)
|
電影放映 |
|
|
《黃金時代》(2014) |
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 片長178分鐘 |
|
《半生緣》(1997) |
2025年11月11日(星期二) 片長127分鐘 |
|
電影放映及映後座談會 |
|
|
《投奔怒海》(1982) |
2025年11月12日(星期三) 片長105分鐘 |
|
講者:許鞍華導演 主持:魏時煜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教授) |
|
|
* 講座以普通話舉行。 |
|
講者簡介
許鞍華導演先後於1969年及1973年在香港大學取得文學士和英文及比較文學文學碩士學位,並於1975年遠赴倫敦電影學院深造。返港後曾擔任胡金銓導演助理,其後曾於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廉政公署和香港電台工作,其間拍攝了七集以真人真事改編的反貪污宣傳電視劇,以及三集以香港民生為題材的《獅子山下》。1979年首部執導劇情長片《瘋劫》大獲好評。她曾導演超過三十部作品,涵蓋不同類型,包括電視劇、紀錄片、恐怖片、驚悚片、武打片、古裝片、喜劇及文藝愛情片,著名電影包括:《投奔怒海》(1982)、《客途秋恨》(1990)、《天水圍的日與夜》(2008)、《桃姐》(2011)、《黃金時代》(2014)等。
許鞍華導演對電影界貢獻良多,她所獲獎項包括六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和三次金馬獎最佳導演獎。2020年,她更獲威尼斯國際影展頒發終身成就金獅獎。此外,她曾出任金馬獎評審團主席(2016年、2022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副主席(2008年)、香港電影導演會會長(2004年至2006年),以及香港演藝學院校董會成員(1993年至1996年)。
主持簡介
魏時煜,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教授,紀錄片導演,著作包括《燦若錦霞:第一代跨洋影人與近代中國》(2018,羅卡合著)、《胡風:詩人理想與政治風暴》(2017)、《王實味:文藝整風與思想改造》(2016,榮獲2017香港出版雙年獎文學和小説類最佳出版獎)、《東西方電影》(2016 增訂版)、《霞哥傳奇: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2016,羅卡合著,榮獲2017年香港書獎)、《開始學動畫》(2010,梅凱仁合著)、《女性的電影:對話中日女導演》(2009,楊遠嬰合著)等。紀錄長片作品有《蕭軍六記》(2022)、《古巴花旦》(2018)、《金門銀光夢》(2014)和《紅日風暴》(2009);電視記錄片作品有《王實味:被淹沒的作家》(2016)和《崔健:搖滾中國》(2006)等。她執導了香港電台「華人作家II」系列中的《王實味:被淹沒的作家》(2016)及「華人作家III」系列中的《漂泊者蕭紅》(2019),講述民國作家蕭紅黃金寫作十年之中的漂泊與人生。2022年製作完成電視紀錄長片《蕭軍六記》,聚焦魯迅弟子、東北作家蕭軍的時代與人生。
注意事項
-
因場地座位有限,本活動只供已報名人士參加。每位參加者須按此報名。
-
在活動舉行期間,嚴禁拍攝與錄影。
-
參加者須按工作人員指示就坐。